陸戰(zhàn)棋又叫軍棋,是一種以戰(zhàn)爭為題材的策略棋類游戲。小時候與朋友一起玩陸戰(zhàn)棋的快樂時光,如今再現(xiàn)在這款游戲中,這款陸戰(zhàn)棋游戲界面簡潔,操作簡單,和小時候玩的規(guī)則如出一轍,可以與電腦對戰(zhàn),也可以兩人對戰(zhàn)或聯(lián)網(wǎng)對戰(zhàn)。喜歡就快來下載這款同城游陸戰(zhàn)棋,與小伙伴再次體驗兒時的感覺!你一定會喜歡上這款雖然簡單但是非常有游戲性的手機陸戰(zhàn)棋游戲!
游戲玩法
1. 當四人時,四人在棋盤上分占四角,分為兩方,相對的兩家聯(lián)盟與另外兩家對抗,互相配合戰(zhàn)斗;兩人游戲時,則分占棋盤的上下兩角,相互作戰(zhàn)。
2. 軍棋的棋子各方均有25個,分別為軍旗、司令、軍長各一;師長、旅長、團長、營長、炸彈各二;連長、排長、工兵、地雷各三。
3. 軍棋吃子規(guī)則:
司令>軍長 >師長> 旅長 >團長> 營長 >連長 >排長> 工兵,小棋遇大棋被吃,相同棋子相遇,則同歸于盡;工兵能排除地雷,其他棋子不能排雷;炸彈與任何棋子相遇時同歸于盡。
勝負判斷
1. 殺光對方所有能移動的棋子,則判定為勝;
2. 一方用工兵挖掉對方三顆地雷后再用該方最小的棋子吃掉對方的軍旗,判定為勝;
3. 如果有一方被逼得無棋可走了,判定該方為輸。
棋盤術(shù)語
首先是棋盤中間的田字。按照原則一和原則二,基本可以定稱為“九宮”,正中間的位置,可定稱為“天元”。
爭議在于九宮的其他八個交叉點的命名,很多四國棋友都試圖命名過,但都沒有普及開,糾其原因還是個性化較強。既然田字已定義為九宮,我們按照原則四來看,九宮方位本是已有命名的,如東為“震”宮,東南為“巽”宮,但傳統(tǒng)叫法過于生僻,所以又可以按原則三,仍借用“宮”的稱謂,方位取白話“上下左右”,分別叫做:左上宮、正上宮(或上宮)、右上宮、正左宮(或左宮)……,也可以按方向取“東南西北”,但考慮到棋盤上以上下左右定位的居多,因此還是選擇前者。
其次是各家陣位命名。應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對局過程中,便于局中評棋;另一種是針對對局結(jié)束后,便于復盤評棋。因為后者可能是在明旗狀態(tài)下的點評,為了便于明指,應針對旗的方位對個別位置再次命名。
前線:陣地的第一條線,也可以叫鋒線。
邊路:陣地側(cè)翼兩條線,左邊的叫左邊路,右邊的叫右邊路,旗側(cè)邊線還可叫作主邊,非旗側(cè)邊線可叫作輔邊。
底線:陣地倒數(shù)第二條線。目前大部分也都是這么稱呼的,爭議不大。另外,最后一條線不能橫向貫穿,不作命名,如果一定要命名的話,可以叫端線。以上命名基本約定俗成。
后排:代表陣地最后兩條線所指區(qū)域。
中腹:代表陣地五個行營及其附近四個可步子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