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1·繼承家督·上杉謙信”劇本
1:上杉謙信篇緣起
上杉謙信曾用名長尾景虎、上杉政虎、上杉輝虎,最后更為上杉謙信。他是日本戰(zhàn)國時代最為傳奇的人物之一,首先介紹一下他的出身-越后國長尾家族。
上杉謙信的老爸長尾為景是一個比較生猛的人物,曾經(jīng)把越后國的守護大名流放出去,還曾把關(guān)東管領(lǐng)山內(nèi)顯定給打死,這兩次下克上的行動,使得長尾家族在越后國的勢力坐大。不過后來么,長尾為景遭受到領(lǐng)內(nèi)豪族的反對,在兵馬征伐之下,他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就把家督之位傳給了大兒子長尾晴景。
這位長尾晴景仁兄的體質(zhì)不太好,且貪圖享樂,心機也不是很深,弄得家臣很不服氣。那時候的家臣都是握有實權(quán)的,當家的得不到他們的信任是很危險的,結(jié)果家臣們把這位孱弱的主子給流放出去。長尾晴景聯(lián)合守護上杉定實奪回了主城春日山城,重新當上了主子,不過長尾家族的勢力已經(jīng)是江河日下了。
當時的守護上杉定實沒有兒子,想要過繼一個兒子來繼承家業(yè)。越后東北方的大名伊達家族自告奮勇,助人為樂,實際上想把勢力伸到越后國。這樣就引起長尾家族的不滿,拉起大旗和伊達家族干了起來,上尾晴景還把寺廟里出家的弟弟長尾景虎喊了出來,跟他一起作戰(zhàn)。
這位長尾景虎小弟就是后來的上杉謙信,為何會在寺廟里出家呢?原來,這也是日本家族的傳統(tǒng),在家族中年紀最小的孩子,為了避免家督之爭,就會把他送到寺廟里念經(jīng),這是當是大名豪族普遍的作法,今川義元也曾經(jīng)受過這等待遇。
當時的長尾景虎不過15歲的樣子,不過其勇武程度不輸乃父,小小年紀就平定了越后國中部的大片地區(qū),引起各路豪族的欽佩之心,漸漸的希望長尾景虎能統(tǒng)領(lǐng)長尾家族。聞聽到風(fēng)聲的哥哥長尾晴景坐不住了,拚力的壓制弟弟景虎。
后來,在守護上杉定實的建議下,讓大哥長尾晴景歸隱,由19歲的長尾景虎出任家督。
長尾景虎的童年是在寺廟中度過的,塑造了景虎迥然不同的世界觀,讓他在戰(zhàn)國大名中成為一個非常獨特和另類的人物。他缺少與同齡人的交流,不懂得當下的潮流和脈動,把從書本上學(xué)到的那些理論和知識往現(xiàn)實中搬套,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化目標來實踐。他提倡戒除物欲,主張正義。盡管當時的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北條氏康都處于全盛時期,他卻毫不猶豫的與他們?yōu)閿?,就是那種將世界帶到太平盛世的理想支持著他。
他沉醉于佛理和經(jīng)書,把自己當成了毗沙門天,也就是佛教的多聞天王。他的軍旗上寫著大大的“毘”字,就是“毗”的異體字。
2:家中統(tǒng)一
達成條件:包圍坂戶城
1551年的越后國,春日山城里,宇佐美定滿說目前反對長尾景虎的只剩下坂戶城的長尾政景了,希望能一舉擊潰他們。長尾政景是景虎的姐夫,景虎聽了美定滿的匯報,只淡定的說了句:“不要殺了他,只須奪走他的城池?!?
這里介紹一下宇佐美定滿,他是“上杉四天王”之一,長尾景虎的軍師,是景虎的堅定追隨者,雖然年事已高,但熟知兵法,后來離奇的溺死于水中,據(jù)說是想要剪除景虎的敵人政景而為。傳說畢竟是傳說,姑且聽之。
現(xiàn)在長尾家族擁有8座城池,其中2座本城,在布置完內(nèi)政后,派兵約3000人馬攻打東南部的坂戶城,將其包圍即可達成目標。
長尾政景的妻子、也就是景虎的姐姐仙桃院前來拜訪。長尾景虎一眼看破姐姐的來意,說出自己匡扶正義的理想,而姐姐卻勸他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沉溺在戰(zhàn)爭中,應(yīng)學(xué)會去愛和尊敬他人。
瀏覽量:02014-06-25
瀏覽量:02014-06-07
瀏覽量:32014-05-16
瀏覽量:02014-05-08
瀏覽量:02014-05-07
瀏覽量:02014-05-07